法典记华书楼>修真>大荒饕餮传 > 第086章珍贵的盐
    古逸忍无可忍的咆哮着,把跟排着队等着坐摩天轮的小朋友一样的矿隶们轰走,只留下了销葢带着一个手下负责磨坊,又不需要他们出力,只需将未脱皮的黍米倒进去,然后把舂好的扫出来就可以了,两个人足够照看十座石臼驴头杵了。

    可不等多大一会,销葢就一脸慌张的跑来找古逸,那水力磨坊舂米的速度太快了,十座石臼同时启用,不多大会就舂出了一大堆黍米来,古逸只好下令暂时停工,这是典型的生产力超过了需求量的体现。

    而且,舂出来的黍米因为还混合着黍麸,所以不能直接使用,还得经过扬风去麸的工序才能派上用场,可如何给堆积如山的黍米分离黍麸又成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如果在外界,利用米重麸轻的原理,借风力扬去黍米中夹杂的黍麸,虽然效率慢了点,可好歹算是有办法,但在这深井般的陷空谷中,连一丝风都没有,那还扬个屁啊?总不能用嘴慢慢吹吧?

    无奈之下,古逸不得不又发明出一件木制的“手摇式去麸鼓”来,这玩意古早的时候在乡下很常见,一个八角的纺车型木鼓上开有几个窗口,通过摇动木柄来转动木鼓,使灌进内部的黍米和黍麸滚动,只要控制好摇速,就能轻易的利用离心力将米和麸分离开来。

    “手摇式去麸鼓”的诞生,自然又让矿隶们一阵惊奇,看向古逸的眼神都带上了三分崇敬之色,对他指派的活计也分外卖力,显然把他当成“鲁班”一级的大师。

    古逸对这些随手“发明”的小物件倒是不在意,只要能达到要求就行,却没想过他随手做出来的这些东西,很有可能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影响…

    酿酒试验和酒麯培制是同步进行的,毕竟他现在手中的只是甜酒麯,想要酿出好酒光靠这玩意可不行,而酒麯品质,则是慢慢积累起来的,经过成百上千代的淘汰和精选,才能挑选出最好的酒麯作为“种麯”传递下去,以保证每一次酿酒所产出的品质一致。

    这个过程用古逸从老家小酒坊古老爹那里,所继承来的“专业术语”来说,就叫“养麯”,其道理无非是培养酒麯之中的菌种,古逸现在可不像是在原本的那个世界一样,随手花个几毛钱就能买到做好的酒麯,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慢慢培养。

    所以,这就导致古逸与其说是在酿酒,不如说是在做实验,从[水洼屯]里买回来的大大小小陶坛瓦罐全派上了用场,将处理好的黍米蒸熟、上麯、兑水、入坛、封窖。

    好在他现在手下有不少的帮手,张嘴指挥着就能把活干了,否则这么大规模的实验,光靠他他一个人可忙活不来。

    当头的一张嘴,底下的跑断腿,包括葛樵这小子在内的所有人都被他指挥的团团乱转,一刻也不得闲,而他自己则抱了一沓皮纸装订的册子,用一支女子描眉的青黛削成的“铅笔”,不断的在册子上写写画画做着各种的记录,这一行径看在众人眼中,就又多了三分神奇七分神秘,越发的不明觉厉起来。

    等忙活完酿酒的事,不等众人松一口气,古逸又给大伙找到了活儿干,这一趟,他们可是买回了大量的卤土,一草袋一草袋的装着,堆在棚子下,这要是吃的话,够把他们一百多号人全腌制成木乃伊都有多的。

    可古逸买这些卤土,显然不是为了用来吃,经过一番“市场调查”,古逸发现这世界极度的“缺盐”,甚至连那些达官贵人们,也是靠吃天然盐晶过日子,这对古逸来说,无疑又是一个生财之道。

    将卤土用水化开稀释,将其中饱含的盐质滤出,用专门烧制出来的木炭吸附掉杂质,再用由粗到细的石英砂和层层锦布做成的过滤器进行多重过滤。

    最后架起大釜,添入黑石炖煮结晶,通过煮盐得到纯净雪白的盐粒,也就是这世界达官贵人们所谓的“冰卤雪晶”,实际上在古逸看来,这玩意顶多算的上是粗盐,连精盐都算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