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典记华书楼>玄幻>大明之雄霸海外 > 第842节 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无路可走!
    周一上班,上午十点多,在陈衷纪的无敌海景办公室里,他听取旭日城警务总监对红毛番跳楼事件的汇报。

    他不过是吩咐一声,就有大量的人员为他跑断腿,周日都得加班,晚上作出材料。

    “死者叫做卡特·杜邦,英国人,这是海关登记的信息,是正经进入我东南府的远洋商人!”

    “据调查,这位卡特先生死之前,在推销他的货物,他带来了一船的望远镜、玻璃制品和西洋钟。”

    “卖不出去?”陈衷纪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的,总理英明!”

    “他的要价高达我们东南府同样货物的五六倍,要是降到与我们同样的价格,我们推算过,亏本是必然的,还损失一半的价钱!”

    “所以,他看不开,就自我了结。”警务总监如是说。

    那个年代的国际贸易可没有网络,不是鼠标点一点就知道地球另一半的价格,该位卡特先生千辛万苦,好不容易穿越了大西洋、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风暴,把商品送到东南亚,然后发现,亏掉了一半的本钱……真是一场辛苦为谁忙!

    当然亏本是常有的事,有可能是压倒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,保不准卡特先生借了高利贷来进货,不大赚一笔,回国后还不了钱。

    陈衷纪听完了汇报,挥手让那位总监出去后,他的脑袋紧张地思考起来。

    别人看不到问题,陈衷纪却抓到了事情的关键。

    在过往,望远镜、玻璃制品和西洋钟可是红毛番出口华人地区的畅销货,但是,自从东南府海军将领洪煕官环球航行到达欧洲,在那里以高价聘用了制作玻璃和西洋钟的红毛番技师回到中国后,玻璃制品和西洋钟的价格即时暴跌。

    中国的士大夫把这些技术视为奇银巧技而不加关注,但民间资本对于这些东西还是非常重视的。

    第一个洋钟是1582年运入中国的,于同年12月27日献给总督陈瑞。1601年利玛窦神父来到中国,得到明万历皇帝的款待。利氏进贡了一座有驱动坠的铁钟,它每小时发声4次。钟身置于木柜内,柜身刻有龙饰,以鹰嘴指示用汉字写成的时间刻字。

    明中叶后,随着欧洲传教士入华及广州贸易的开放,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开始进入中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