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典记华书楼>玄幻>神隐 > 第二九一章 双王会
    豆驴子解释道“我跟你说,毒物也有领地意识,越是高级的毒物就越是如此。达到毒王层次的毒物,除非它允许,否则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别想看到任何同类。”

    豆驴子的话很好理解。这就好比眼镜王蛇的领地之内很少会出现别的蛇类一样,出现的同类要么成了王蛇的食物,要么就是被吓得逃之夭夭。

    某种意义上,眼镜王蛇就是自己领地上的“毒王”。

    豆驴子继续说道“毒王并不是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地方,有时候也迁移领地,要是它跑到了别的毒王的地盘上就叫双王会,不分出一个你死我活决不罢休。”

    豆驴子指了指药王庙道“我说的毒王是灵虫,毒虫当中真正的王者,因为它们能召集同类。就像是那条金蛇,就能号令群蛇,所到之处群蛇相随,如拥王侯。”&a;ap;1t;i&a;gt;&a;ap;1t;/i&a;gt;

    我诧异道“你的意思是,大哥掐架还得叫小弟先上?”

    “不光是叫小弟,小弟还得先往上冲哩!”豆驴子说道,“两只毒王碰面的时候,毒物相随、互相吞噬,那场面,我就看见过一次,两群蛇在山上山下掐得昏天黑地,最后有一方都死光了才算是完事儿。”

    豆驴子瞄着庙里道“要我说,那些人抢蛇也不是没有道理。第二尊药王像里要是也有毒王,只要把金蛇往附近一扔,两边就能掐起来,到时候再找药王像就容易多了。”

    我沉吟了片刻才说道“假如药王庙里还有一尊毒物的话,你说能是什么?”

    豆驴子肯定道“癞蛤蟆,肯定是癞蛤蟆。河北这片找不到像样的毒物。”

    &a;ap;1t;i&a;gt;&a;ap;1t;/i&a;gt;

    民间所说的五毒,是蛇、蟾蜍、蜈蚣、蝎子和守宫(壁虎),却没有蜘蛛。国内蜘蛛个头比较小,毒性也不大,即使南方的蜘蛛也没有多少毒性。让人闻之色变的狼蛛黑寡妇的产地在非洲和南美。

    穴居狼蛛在新疆虽有分布,毒性也能致人死命,却没被排进五毒,除了地域偏远之外,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华夏文化中大多数事物都是以“德”排序。

    比如“颜柳欧赵”楷书四大家里,赵孟頫的行楷堪称一绝,但是身为宋朝官员,赵孟頫偏偏在宋朝灭国之后跑到元朝的宫廷里做了官,所以他只能排在第四。

    “米黄苏蔡”就更不用说了。蔡,本该是蔡京,就是因为他名声不好,直接被后人从北宋四大家里踢出去,换成了蔡襄。&a;ap;1t;i&a;gt;&a;ap;1t;/i&a;gt;

    古人排序书法如此,排序其他的东西也是如此。五毒虽然狰狞可怕,但是五毒却都能入药。“五毒”的说法最初是作为良药出现于典籍当中,后期才被逐渐引申。蛇能排在五毒之,并不是因为蛇性最毒,而是蛇在中药当中运用最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