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典记华书楼>科幻>奋斗在洪武末年 > 第799章 师徒俩的钞能力
    转过天,当人们爬起来的时候,发现报童手里的报纸份量更足了,相比起第一天阐发案情,第二天则开始披露更多的细节。

    比如陈锦如何帮助家人谋取到火药的生产资格,如何在火药仓库爆炸之后,收买报纸,将罪责推给赵王,推给朝廷。好为了自家脱罪。

    事情到了这一步,人们还是将信将疑,就一个陈家,一个致仕老官僚,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声音,他们有这个能量吗?

    怎么看都像是朝廷在撒谎,不会是找的替罪羔羊吧?

    就在人们发出疑问的时候,第三天的报道来了。

    这是关于报社生存方式的剖析。

    其实在报社风光的背后,则是一串的辛酸泪。

    别觉得报社很轻松,三分之二的报社都处于微利,甚至亏损的状态。

    报纸的起源是各种邸报,最初是各个衙门,官宦之家才能看到的,寻常老百姓是想也别想。

    在报纸的发展上,柳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,因为他推出了海外贸易,为了最初的消息传递,出现了商报,渐渐就一发不可收拾,变得四处开花。有人要问了,柳淳怎么没有把报纸掌握在手里,如果他做了,岂不是没有今天的麻烦了……

    的确是没麻烦了,或许连柳淳都没了。

    一个臣子去左右舆论,掌控报纸,这不是跟找死没有区别吗?

    而且最初的报纸,还真赚的不多……数量惊人的报社,疯狂竞争,为了吸引眼球,为了多卖报纸,就疯狂猎奇,炒作新闻。

    一个普通的火药仓库爆炸,能有多大的动静?

    还是让一位王爷背黑锅比较好,至少冲击够大,能引来更多的关注,瞧见没有,这段时间,他们的报纸就多卖了五成不止。

    至于会不会引起什么后果,他们还真没有太多的恐惧,人在利益的面前,最容易变得疯狂……报纸这个东西,一旦老百姓接受了,就取消不了。